top of page
Untitled_edited.jpg

Dr. M

Give you no limit


歡迎來到Dr. M

​在這裡沒有最好 只有更好

Home: Welcome

DR. M

Martin Lin, Taiwan, currently in UK

MD, MSc in Sports Medicine Exercise &Health, CSCS

對於運動有著異常的熱情,希望透過運動讓世界變得更好

運動傷害處理

​一般復健

Workshop經驗分享

肌力體能訓練

​醫療雜談

IMG_4784.JPG
Home: About
Home: Blog2

2023 Isokinetic Conference 分享

  • Writer: Dr. M
    Dr. M
  • Jun 13, 2023
  • 11 min read


ree

Figure from Isokinetic Conference 23


Isokinetic Conference 是由 Isokinetic Medical Group 所主辦的一年一度的運動醫學會議,這個會議主要聚焦在足球上,而今年 2023 年是該會議的 30 週年,會議地點是在倫敦的 Queen Elizabeth II Theatre 舉辦。這次是 Dr. M 第二次參與運動醫學相關的國際性會議,上一次是參加位在阿姆斯特丹的國際腦震盪研討會,關於這個會議有興趣的可以參考:一波三折的 2022 國際腦震盪研討會。這次的會議除了參與以外,Dr. M 也貼了兩篇的壁報,同時也初次嘗試在一群外國人面前在正式的會議場合進行報告,算是一個相當有趣的體驗。今天想藉由這一篇文章分享一下這個會議以及這次會議的心得與感想。


會議介紹

Isokinetic Medical Group 是一個源自義大利波隆那的組織,於 1986 年由一位復健科醫師 Doctor Stefano Della Villa 創立,大家有興趣可以上他們的官網看看,在上面最多可追溯自 2009 年開始的會議。IsoK Conference 每年都會在不同地點,但都在歐洲地區並以義大利地區、倫敦、法國與西班牙為主。每年的主題都稍微有一點不同,但都是聚焦在足球上,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過去的會議。今年的會議是在倫敦舉行,同時也是該會議的 30 週年,主題是 The Pursit of Excellence。

ree

明年的 Isokinetic Conference 將移師到西班牙的馬德里舉辦,主題則定為 Bridging science and practice,時間則一樣在五月底,有興趣的人可以留意一下。

ree

Isokinetic 這個組織蠻有趣的,感覺有一點像是家族式的經營方式,例如這一次的會議主要負責人就是組織創辦人 Doctor Stefano Della Villa 的兒子 Francesco Della Villa,感覺是一個相當年輕的醫師。

ree

Francesco Della Villa 的開場致詞


這個會議是一個三天的會議,因為主題非常多,所以被分為好幾個場地進行。最主要有三個主廳,並且同時有許多小廳進行著一些口頭的發表、小型 Workshop 或是一些比較小的主題。所以單槍匹馬殺過去的 Dr. M 覺得有一點可惜,因為內容實在很多,也有很多東西想聽,如果有同行夥伴一同參與就可以互相分享。下面是這次的場地 Queen Elizabeth II Theatre 的一些圖片以及樓層介紹。最主要的三個地點就在 Churchill、Fleming 與 Mountbatten Hall 三個講廳,下面附上簡單的大標題給大家參考。

三個主要講廳的活動


下面則是一些小講廳的活動,主要都是一些 Oral presentation、壁報展示以及一些小主題或是協會的分享。左下圖是第一天而右下圖是第二天的部分。


下面給大家看一下一些講廳的照片讓大家比較能夠身歷其境一些。Queen Elizabeth II Theatre 其實就在大笨鐘旁邊,2019-2020 唸書時他一直在整修,這次去終於看到它了。附帶一提想和大會的這些場地拍照又怕尷尬的話,可以早一點去,這樣就比較沒人。在歐洲由於大衣非常常見而且室內外溫差大,所以通常都有 Clock Room 可以寄放行李與大衣,算是相當方便,只要拿個號碼牌就可以了。會場有提供水,他們的提供方式很有趣,就是乾淨的杯子朝下並擺上很多的水瓶,這樣的做法相對環保但也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



報名方式與報名費用

看到這邊大家應該對於整個會議有大致的一個感覺,接下來簡單介紹一下報名的部分。其實報名真的很簡單,只要上網註冊即可,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有早鳥的優惠,同時如果是 FIFA Medical Network 會員也有非常優惠的會員價格。

  • 原價:忘了(可能 £900-1000)

  • 早鳥優惠:£790

  • FIFA 優惠:£450

上面的價格是三天全天候參與的價格,如果只單天買的話價格會不一樣,而 FIFA Medical Network 的會員其實是免費的,但是用 FIFA 的折扣報名死線很早。由於 Dr. M 當時投出去的壁報還沒有被接受,所以不確定有沒有公假,因此最後是用早鳥價格購買的。這邊可以分享一下,基本上只要會議場地夠大,投 Poster 幾乎一定會上,Oral presentation 口頭報告就不一定了,因為時間有限。這次 Dr. M 貼了兩篇壁報,一般來說壁報的形式就是貼著然後在指定的時間站在壁報旁看看有沒有人有問題想與你交流或討論,所以時常看到有人壁報貼了就走了跑出去玩,或是像下面這一位大家只用 A4 紙貼,相當小巧可愛。

ree

不過 IsoK 的會議不太一樣,雖然不確定是不是這次才這樣,但大家除了有被安排的時間外,這個壁報展示的時間有和大型會議錯開,所以不用怕你在講解壁報而錯過一些會議的內容。同時,大會也有安排兩位 Chair 負責住持,也就是說當天是真的要和你們同一組別的人一起報告,每一個人有約 5 分鐘的時間講解自己的壁報內容。

左圖就是單純和自己拍照,中間是簡報時的樣子,右邊是第二天同組別的簡報者拍照


整體而言,Dr. M 覺得大會方辦得還不錯,記得信件也都算有在時間內,同時也有提醒如果有提早抵達倫敦(會議是 27-29),建議可以提前把壁報貼上去並且領取自己的 Badge。這次的活動總共有超過兩千位的參加者,以運醫會議的規模來說算是相當龐大。Badge 的顏色也有其意義,綠色代表有要口頭發表或壁報展示的參加者,藍色則是一般參與者,紅色就屬於大會的受邀講者或是其他 Faculty。

此外大會方也有送給大家一個 IsoK 的包包以及這次大會所有 Poster 和 Oral presentation 的大綱,是一本厚厚的書,但報名費藥三萬多台幣這樣感覺也是合情合理。Queen Elizabeth II Theatre 位在 Westminster 站,那三天常常都可以看到背著 IsoK 包包的人出現,也算是蠻有趣的一個經驗。

ree

偷渡一下其他紀念品和友人的小禮物,包包在右邊


會議內容

接下來來介紹一下會議的內容,剛剛上面已經有貼整體大的會議內容,這邊就附上細部的標題給大家參考,為了避免篇幅過大 Dr. M 只放自己有參加的場次,對於其他主題有興趣的人可以到雲端看本次的大會手冊

下面放上的是 Dr. M 參與的壁報展示,這次總共貼了兩篇壁報,這也是 Dr. M 自己在國際會議首度有一些輸出,算是達成一個小小的里程碑,希望未來也可以持續保持,甚至哪一天可以在這類型的會議上有口頭報告的機會。

下面擺上一下自己的口頭報告狀況,其實當天並沒有預想到會真的需要報告,所以老實說還蠻緊張的,但還好表現的還可以。在國外報告有趣的點在於大家通常都會問一些問題,同時因為這些壁報有被以組別的方式分組,所以同一個組別的人的主題類似,這樣也是一個可以認識同領域研究對象的機會。

ree

手機鏡頭太髒,有些失敗,而且因為同行沒有其他朋友,所以只能請同組的外國人幫忙拍


回歸正題,整體的會議內容都是圍繞在足球,而除了醫學以外,其中也囊括了教練端的訓練與檢測以及營養師的角度。這次會議運動心理部分被安排在其中一個環節,但在那個階段 Dr. M 搞錯時間以為要去貼壁報了,所以很可惜錯過了聽講的機會。簡單來說,這個會議 Dr. M 認為完整的體現了運動醫學的特質,需要跨專業團隊的整合,所以各個面向的主題都有包含,是一個相當完整也有趣的會議。

每次參加完這樣的會議都會覺得相當熱血沸騰,覺得在追求人類運動表現極致的過程中竟然有這麼多人一起努力挑戰這一切。當然,足球這個項目本身的特殊性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因為足球在世界特別是歐洲的龐大商機,才造就了這些堅強的團隊能夠以一個理想中的形式存在。關於這個會議的一些實質內容,後續預計會以實體分享會的形式分享給大家,有興趣的人可以期待一下,Dr. M 會公告在粉專以及 IG 上面,如果實體活動報名已經開始也會盡可能公告給大家,預計分享的時間可能在 8 月中旬。


會議形式

前面提過會議主要有三個不同的講廳,有一些講廳很單純就是一個人上去報告,每個人的報告時間大都不會超過 15 分鐘,所以算是相當簡短。會議的最後會有一段 Discussion 或是 QA 的時間讓有問題的人可以發問。


在國外參加會議最大的特色就是發問的人通常很多,而且問題也非常的犀利。舉個例子,在會議的第二天下午有一個 Orthobiologic 的主題,介紹或探討的內容就是一些增生或再生注射目前的現況。其中,ESSKA 的 Professor Laura de Girolamo,一位再生醫學的研究者,發表了他們 ESSKA 對於 PRP 使用在膝蓋退化性關節炎的目前共識(還在審稿當中),基本上他們對於 PRP 的使用是相當正面的。在整個大主題結束之後的 QA 環節,Professor Lars Engebretsen 就站起來發言要大家要很小心的解讀這個文獻,並說 ESSKA 是一個非常偏袒 PRP 的組織,而他們的這些文獻審核或發表共識聲明的專家一點也不客觀,他們排除了很多對於 PRP 抱持著 Skeptical 態度的人。而且,許多 PRP 的研究都存在著利益關係,很多沒有效果的研究不會被發表。最後就是講者跟 Professor Lars Engebretsen 在互相辯論,其實現場蠻刺激的,也有不少火藥味。這些發言跟當初 2019-2020 Dr. M 在倫敦念書時很像,在國外有很大部分的運動醫學醫師其實不太做注射,更不用提到 PRP、葡萄糖、BMAC 或幹細胞等等,算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但這樣的激烈交流與攻防正是這些會議吸引人的地方,因為有討論有交流才可以了解不同的角度。最後也有另外一位應該也是個教授,他的評論 Dr. M 認為相當不錯,大體上的意思是

的確有些研究有 bias 在,但這也是我們現階段擁有的所有東西,或許再一篇新的研究出來,結論又會不一樣,但這又如何呢?這就是科學,用我們現今有的東西嘗試做出最好的處理與選擇。

Professor Lars Engebretsen 與 Professor Laura de Girolamo 兩人一來一往的問答


整個會議中比較特別的應該是在 Churchill Hall 的主題,這部分也算是這次最主要主軸也是最大的講廳。這個講廳的形式就比較特別,比較像是一個辯論或是討論,所以又稱為 Open Debate。在講題的設計上也是一些目前有待討論或是相對具有爭議性的主題:

  • ACL 受傷,應該直接以手術治療或先復健?

  • 嚴重度高的 MCL 傷害應該如何處理

  • 急性的半月板傷害,然後呢?

  • 年輕運動員的髕骨股骨疼痛的未來?

  • 腦震盪:足球的盲區

  • 足球運動對於運動員的心理健康是否足夠重視?

  • 在急性的肌肉肌腱交界處手術,目前的適應症是否清楚明確?

  • 應該如何打破肌腱病變的惡性循環?

ree

這部分的形式就會由一位主持人負責主持,一位講者負責講述整體的背景知識,再會同另外兩位專家一同參與討論。其中比較特別的是大部分的主題都有邀請運動員一同上台分享他們自己的經驗。這部分感覺已經是國外運動醫學會議的常態,上次在參加腦震盪的國際會議時,最後也有這樣的環節。老實說,有些內容未必是硬知識的內容,但這樣的方式非常實際,也可以聽到一些私底下比較調整過後的做法。

ree

Open Debate 的形式就是最右邊的主持人負責引導討論,右二的主講者在一開始會先給大家關於這個主題的背景知識,正中間的是運動員,左邊兩位則是來自該領域的專家


最後大會當然有 Coffee Break 與廠商的展覽,在 Coffee break 的部分其實相當有趣,前兩天咖啡基本上都是馬上被搶光,但到了第三天可能來的人少了,咖啡的量就相當充足。在休息時當然也有一些小點心與茶點,但是基本上量都不多,中午提供的午餐也非常歐洲,就是一些小盒子裝的食物或是餐盒。每次看到這些食物就可以深刻地了解到國外學者來台灣的 Conference 會驚訝的原因了,因為台灣的 Coffee break 很多時候都令人驚艷,感覺跟軍備競賽沒兩樣。

左圖與中圖是前兩天的盛況,咖啡餅乾一下就消失,到第三天後來的人少了,咖啡無限暢飲


其實東西都不難吃,而且這種分量吃完沒太大負擔


上面是廠商的部分,運醫的會議除了儀器與注射的東西以外,還有許多事和運科相關的廠商,另外廠商自己也會在中午時間邀請一些專家進行分享


心得與感想

感謝 Isokinetic Conference 讓我有機會時隔三年再次踏上倫敦這個我最喜愛的城市,上次離開是帶著新的知識想要回台灣發展自己的興趣。這次回來已經可以有一些產出並且實際達到一些交流的目的。Isokinetic Conference 是一個很好的運動醫學會議模式,有許多不同的主題並且廣泛的邀請了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當然,由於是運動醫學,大多數還是著重在傷害的部分,但也有肌力體能、心理師與營養師等不同職類的參與。透過他們的分享也可以更加了解在醫療端處理傷害的同時,這些職業可以如何協助運動員,以及我們可以以什麼形式和他們配合。此外,從他們身上學到更多的或許是他們如何陪伴運動員並且追求頂尖的表現。

Dr. M 很喜歡 Open Debate 的形式,因為非常的具有臨場感,但有些時候因為語言的問題或許沒有辦法完整掌握到所有講者想表達的資訊與內容,這部分只能靠持續精進自己的英文能力來達成。由於會議分為好幾個講廳,有一些講廳的內容其實非常精彩,但礙於只有一個人參加分身乏術,錯過其他的發表其實非常可惜。希望下次有機會可以有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參加,大家可以參與不同的主題後互相分享。

最後,這些國際性的會議是一個可以直接接觸大師的機會,建立一些相關的人脈網絡,但這部分這次 Dr. M 自己並沒有做得非常好,或許是時差的關係沒辦法把社交力全開,下次可以再加油。此外,這些會議的發表有很多正在撰寫或投稿中的內容,透過這些人的分享也可以第一時間掌握目前大環境的趨勢,以及事前得知有哪些重要的研究獲共識即將發表。以這次來說,基本上應該確認 BJSM 在 2023/06/14 會發表最新的腦震盪文獻(阿姆斯特丹會議後的產出),以及 IOC Consensus Statement of Relative Energy Deficiency i Soprts 將會在十月份的時候出爐,有興趣的人可以密切留意。


這次回去英國也見到了以前的指導教授,他剛結束 Ride London 的大會防護,在一杯啤酒的短暫重逢也聊到一些台灣與英國或歐洲地區的異同。這樣的久別重逢又勾起當年唸書的回憶,還是非常推薦給對運動醫學有興趣的朋友參加 UCL 的運動醫學碩士課程:Sports Medicine, Exercise and Health MSc,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英國研究真的有這麼厲害? 申請英國研究所經驗分享Youtube 分享

左邊是 Professor Bruce Paton,他們團隊最近發表了 Hamstring injury 的 London consenss

右邊是 Professor Courtney Kipps,是以前 UCL 的指導老師


此外,這次也見到了 Achilles tendinopathy 的 Alfredson protocol 的 Alfredson 本人,Bridging the Gap from Rehab to Performance 的作者 Sue Falsone 本人以及 IOC Respiratory infection 的 Consensus statement 也是 IOC Sports physician diploma 的老師之一的 Professor Martin Schwellnus。這次的會議就像是一個充電,回到當初運動醫學的起點但帶著已經踏入這個領域的自己重新審視未來的走向,希望自己可以在這個領域內繼續精進。

左:Alfredson Protocol 的 Alfredson 本人

中:來自南非的 Professor Martin Schwellnus

右:Bridging the Gap from Rehab to Performance 的作者 Sue Falsone


總結

做個小總結,Dr. M 蠻推薦在運動醫學領域的從業人員可以至少參加一次這種大型的國際會議,重點在於跨專業的參與體現運動醫學的整體樣貌。不單純只有運動醫學,也包含運動訓練與後面的營養及心理。在運動醫學方面不是只有運動傷害還有其他相關的疾病。希望對於參與這些國際會議有興趣的夥伴也可以聯絡 Dr. M,人數越多就可以知道越多,大家在國外也都會有一個照應。對這次會議的內容有興趣的人可以追蹤其他的社群媒體,預計在 8 月份會有實體活動和大家分享。

最後要感謝院方的支持與科內同事的協助,讓這次的倫敦行可以圓滿落幕,Dr. M 也會帶著這次學習到的知識運動在患者的治療上,希望可以提供運動的族群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更好的照護與支持。


Dr. M 我們下次見!



Comments


CONTACT

歡迎來信詢問任何相關問題

  • facebook
  • linkedin
Yoga Mats
Home: Contac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