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Untitled_edited.jpg

Dr. M

Give you no limit


歡迎來到Dr. M

​在這裡沒有最好 只有更好

Home: Welcome

DR. M

Martin Lin, Taiwan, currently in UK

MD, MSc in Sports Medicine Exercise &Health, CSCS

對於運動有著異常的熱情,希望透過運動讓世界變得更好

運動傷害處理

​一般復健

Workshop經驗分享

肌力體能訓練

​醫療雜談

IMG_4784.JPG
Home: About
Home: Blog2

2025 Martinoli Ultrasound Master 2: Distal Upper Limb 心得分享

  • Writer: Dr. M
    Dr. M
  • Mar 24
  • 7 min read

這是 Dr. M 第三次的 Martinoli Ultrasound 課程,第一次有分享在部落格內,但第二次太忙碌沒有分享在台灣的課程,果然是出國上課比較有動力分享?不過這篇文章還是會帶到一些關於第二次的一些心得給有興趣的大家參考。關於 2023 年的馬尼拉課程可以參考:2023 菲律賓 Martinoli Ultrasound Masters-1 Peripheral Nerve from Head to Toe 心得


簡介

Professor Carlo Martinoli 是肌肉骨骼超音波界的大師,是祖師爺級的存在。在2023 年時的分類又和現在有所不同。目前 Martinoli Ultrasound 的課程分為 Master 1-5,分別由 Master 1 周邊神經、Master 2 上肢(不包含肩膀)、 Master 3 下肢(不包含髖)、Master 4 肩膀與髖與 Master 5 手部還有大體所組成,目前每一個 Master 課程應該都是三天的課程。下面的 Jump 系列大概就是分關節,然後第二天可以選擇性地加入家教班的部分。其實在台北可以說是近期最後一次原版本的 Master 3 也就是下肢四天課程(含髖關節),也有加入一個家教班,所以或許這是他課程演變的原型。



Martinoli 教授本身是放射科醫師,因為科別的差異主要負責的其實是診斷,所以在他的課程中其實不太會提到如何治療,這也是和目前台灣可以接觸到的課程比較大的差異。因為這個課程完全是以診斷為導向,內容除了超音波影像外也會有一些基本的病生理機轉以及流行病學的部分,所以其實在 Lecture 的部分就算不會掃超音波的人也會有一些收穫。


報名方式與課程資訊

報名很簡單,Martinoli Ultrasound 有一個官方網站,裡面都會有最新的課程消息可以參考,網站上也可以提出舉辦課程的申請,其實不需要太多人,你只要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與條件即可。Dr. M 這次參加的是香港的課程,總共為期三天。



費用

費用的部分好像每個 Master 有一點不一樣,反正天數越多越貴,平均一天大概落在 800-900 USD,而有些時候會有早鳥優惠,如果人多一點甚至可能可以談到更好的價格,這是可以寫信去詢問的。另外早鳥的部分也要留意時間,如果有分期付款需求可以詢問主辦單位,基本上他們都很願意幫忙。



課程內容

下面是這次 Dr. M 參加的 Distal upper limb 的課程,總共有三天,時間是從每天早上八點左右一直持續到傍晚的六點,這次都很準時下課。內容一路從上臂到手指頭都有涵蓋到。細部的內容可以參考下面的課程表,但由於時間的關係,所以有些內容被精簡或是綜合在一起講。

課程就是以 Lecture 方式呈現,而老師會在每一段進行 Live demo 之後再進入 Workshop。這部分會由 Faculties 們幫忙引導,有問題也可以問老師,基本上每一組大約 6 人,應該所有人都有掃得很盡興。



師資

師資部分固定班底就是馬爺爺本人加上他的兩大弟子以及專業 Model,除此之外就是一些 Local Faculty。這次香港的陣容我覺得很棒,每一位講師都很專業也都有臨床治療病人的經驗以及自己的心法。除了課程內容外互相交流討論也是收穫良多。


環境、餐食與花絮

這個一定要給香港團隊一個大大的感謝,這三天的餐食除了第一天量有一點不夠以外,都非常好吃,而且量在後面馬上進行了調整,整個舉辦的過程也非常順利。這次也一睹香港中文大學漂亮的醫院環境。


這邊附上一張偷拍老師獨孤求敗感的照片還有後來課程結束後在機場的巧遇



上課心得

第三次上課還是很期待,想看看自己的超音波實力如何,有多少是新的東西,有多少是自己不知道的領域。這次只有五位台灣人參加,不知道是不是香港近期有些台灣人不敢去的關係,不然照理來說很近,成本其實相對不高。感謝這次 Mark 還有書毅學長的邀約,讓台灣團的我們有機會加入跟 Faculty 與工作人員的晚餐。


診斷與介入

由於 Martinoli 本人是放射科醫師的關係,所以一如既往這堂課是以診斷出發,整整三天的課程中其實幾乎沒有提到如何治療。在台灣多數的課程可能為了更加具有臨床實用的價值,所以幾乎都是以診斷和治療並進。其中在診斷的部分通常也會加入一些理學檢查或是症狀等等,但 Martinoli 的課基本上就是純然的超音波影像診斷。既然是超音波的診斷,那在結構上就必須做到清楚且具備有一定的一致性,不能 A 說有點腫,B 說我覺得還好。在三天的課程中基本上如果掃不清楚的地方幾乎就會用很小的篇幅或是直接不談,因此課程中幾乎沒有談到 TFCC,因為老師認為這邊的診斷價值太低,就如同下肢沒有講太多 ACL 與半月板一樣。導引做注射可以,但是要用超音波作出診斷目前有其難度。

對 Dr. M 而言,這堂課上起來很舒服,因為我是偏向要看得清楚,而且是很清楚才能下結構診斷的類型,當然這很主觀,一些老師說很清楚我覺得不清處可能是自身臨床經驗不足,但至少 Martinoli 的課說有問題的,我看起來也很能認同有問題。不過這和影像的品質也有差,畢竟用的是頂配的 Canon i800。


值不值得上?會不會太難?

祖師爺的課不用說當然值得上,而且其實就算沒有使用過超音波的人也可以聽的懂部分的內容。當然,你對超音波的了解越深,獲得的收穫就越大,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自己都有掃過上課的結構,再看看用強大機器掃出來的樣子才會有感機器的不同是有其限制。此外,Martinoli 基本上會將每一個細節都帶到,包含這條神經的起源,以及我們從哪裡可以掃到它,它會往哪個地方走以及穿梭在哪個筋膜層,常見出問題的部位可能在哪等等。有些坊間的課程可能只會提及單一個位置它會出現在哪裡,但現實中在追神經時常常要往上和往下才能確認,因此對於神經一個完整的瞭解很重要。

至於難度來說,Dr. M 覺得內容很多但是不會太難,主要是知識的含量很高,裡面有一些案例都是特殊的 case,臨床上真的看到的機會不多。但如果連探頭都不會拿,那在掃描上就會花相對多的時間,其實不只是浪費自己也是浪費別人的時間。因此,Dr. M 會認為至少要有基礎的掃描能力,而且在這些課程羅列的結構上都要知道大概 60-70% 才比較適合來上課

如果要用一個最簡單但不見得實用的方式建議,Dr. M 會說只要去上過台灣超音波醫學會舉辦的神經骨骼肌肉系統超音波工作坊且對於裡面的內容有 6-7 成以上的了解就可以去上了。以復健科住院醫師來說大概就是已經開始執行超音波檢查一年後就可以了。


與台灣課程的差異

Martinoli 的課程和台灣課程最大的差異在於幾乎以診斷為主,此外由於 Lecture 長度相對比較長,所以在內容與講授上的速度其實不至於會讓人跟不上。當然知識含量非常大,但比較不會有快到不能吸收的問題,若以台灣的神經骨骼肌肉系統超音波工作坊為例,每一個關節或部位大概只講 40 分鐘左右,這和這個課程動輒 1 小時起跳根本不能比,所以在吸收上會覺得相對比較容易。此外,Martinoli 的 Model 基本上一直是同一個人,所以在示範上可以非常順暢,影像的品質也相對好(機器也有關係),這樣也有助於在後續的工作坊的部分進行教學,畢竟有看過漂亮的影像後,大概可以按圖索驥找到類似的影像。


課程選擇

Dr. M 目前上過了 Master 1、舊的 Master 3 與新的 Master 2的部分,目前應該很少兩個系列一起開的課程了。如果以 CP 值來說,Master 1 的 CP 值最高,因為在講授神經的時候一定會提到周邊的一些組織,而像這次上肢的課程中,和神經重複的部分也不少,包含:

  • 上肢三大神經(median, ulnar 與 radial)

  • 小分支(recurrent motor, palmar cutaneous, AIN, PIN, superficial radial... )

所以如果上了 Master 1 可以說就會順便上到部分的其他構造,假如想要聽看看那以 Master 1 入門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特別是 Canon 這台機器在掃神經上可以說是無敵。如果只打算上一個那或許可以參考下面的因素挑選:

  • 臨床上比較容易遇到上肢還是下肢的問題

  • 自身對於這些身體部位的了解程度

  • 課程的順序(考量講師與其他工作人員的體力,前面的課可能較完整?)


總結

這次的課程一樣收穫滿滿,而且隨著自己升上主治醫師有了實際的治療經驗,也比較能和其他人討論,也認識了很多厲害的肌肉骨骼超音波專家,未來也有機會一起合作。還是那句老話

You can only see what you know

但這次感覺更重要的是你自己看到的但你掃到別人也一樣看得到才是真正的高手。超音波下的 Sonoanatomy 其實反映的是你自身對於解剖學的了解,而影像只是一個轉譯你解剖知識的工具與呈現。整體來說非常推薦有在執行超音波影像檢查的醫師來參與課程,大家一起互相交流與進步。最後,附上和講師群與上課好朋友的合照,期待下一次的課程!


Dr. M 我們下次見!


Comments


CONTACT

歡迎來信詢問任何相關問題

  • facebook
  • linkedin
Yoga Mats
Home: Contac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