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Untitled_edited.jpg

Dr. M

Give you no limit


歡迎來到Dr. M

​在這裡沒有最好 只有更好

Home: Welcome

DR. M

Martin Lin, Taiwan, currently in UK

MD, MSc in Sports Medicine Exercise &Health, CSCS

對於運動有著異常的熱情,希望透過運動讓世界變得更好

運動傷害處理

​一般復健

Workshop經驗分享

肌力體能訓練

​醫療雜談

IMG_4784.JPG
Home: About
Home: Blog2
  • Writer's pictureDr. M

30歲有感,以終為始


這個月過完了 Dr. M 的 30 歲生日,很高興有各方的朋友願意來參加我的生日趴踢。藉由這次的生日給了自己一個小假期,也回顧一下以前到現在的一些心路歷程與人生體悟。不敢說自己有多厲害,但還是想要紀錄一下這一段時日以來的一些心得與感想。有興趣的人就稍微當作茶餘飯後的小品看看就好。


高中以前

如果追蹤 Dr. M 一段時間的朋友可能知道我就是小時候不是胖的受害者,一路從國小開始吹氣球到大學。身為一個胖子其實有好有壞,好在家長給予很多的資源,自己也還算爭氣,在校成績還不錯所以不至於會沒有朋友,至少跟成績好的人還有一定的交流。因為身材的關係,自小就必須要學會自我調侃、調適心理、禁得起開玩笑,自然而然講話也不至於無聊,所以算是給日後的自己一些生存的技能。高中以前說實在沒有什麼太大的想法,只知道自己可以唸書,書念得還算不錯,但充其量就是一個小屁孩而已。當時國中的班導師告訴我如果可以念建中,就不要待在桃園,在那邊你會看到不一樣的世界。說真的,念建中對我的影響蠻大的,讓我看到許多不一樣的風景。


高中階段

高中時的歲月算是荒唐,都在一些社團、打電腦遊戲中度過。還記得那時候會偷躲在棉被裡假裝睡覺,等到家人睡著之後再爬起來打魔獸練習撿尾刀。因為過度熱愛打魔獸,義無反顧地打入重考班。其實當初給予自己的目標是只要有前五志願的醫學系就好,但好巧不巧差了 1.5 分左右。當初決定重考也是一念之間,在去過上海的世博之後,心裡有一種感覺,世界這麼大,如果我有機會站得更高看得更遠,為什麼不?從那一刻起,大約一年的時間,開始了第一次認真地與自己對話。

示意圖 當年大學畢業去挪威的照片


重考階段

重考的日子裡我確定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情是人生不可能沒有遺憾,但是可以盡可能做到不要後悔。 第二件事是我不是天才,但只要我夠努力,我一樣可以。

那時候的我幾盡封閉了所有的社交細胞,完全專心致志地在唸書準備考試。等到指考的時候,我真的做到了無論結果如何,我都可以坦然接受的程度,甚至有一種我是要上場拿取屬於我的冠軍腰帶的感覺。最後也順利的考到了台大醫學系。事實上,關於職業的想法也是在重考中建立的,我意識到對我而言職業未必需要像三個傻瓜電影一樣是自己的興趣。職業是現實的,如果興趣變職業,難保會因為現實的壓力讓興趣變質。因此,職業只要不討厭,未來有可能喜歡,對我而言就夠了,所以我選擇了醫學系。但後續把職業變興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大學階段

上大學之後辦了活動,也發生了一些事情改變了我。我意識到以我的個性與行事的風格(喜歡就事論事、講話比較直接),如果要自在的做自己,勢必不可能討好或顧及到所有人,而後來我覺得也沒有必要讓大家都喜歡我。我的能力與能量可以讓我在乎的人以及在乎我的人開心就夠了。不會刻意傷害別人,如果無意為之,有意識到一定會表達歉意,但如果沒有機會知道,那也只能心底默默抱歉。對於一些批評,有些時候也只能透過後續的相處與時間慢慢改變。從那之後,我想找一件事

一件除了念書以外,不需要別人的認同或肯定,我自己就可以很開心的事,那時候的我找到了羽球。

所以大學時期,我的重心幾乎可以說是在球隊身上。還記得那時千方百計想要加入校隊,一個禮拜練了14-16 小時的球,說是業餘醫學系,職業球員也不為過(精確一點來說應該是說有職業球員的心)。


球隊時期

在球隊的日子學習到很多,如何在高壓情況下克服,如何以團隊利益為優先,如何認清自己的技不如人。但更多的是讓我發現未來的志向,想要走運動醫學。大四的時期恰巧有機會到筑波大學交換,也在那時種下了運動醫學的種子。大七時期一次的無心插柳,獲得了到筑波大學參訪的機會。當時的我也沒有料想到吹田教練竟然會回我的信件而且還幫我安排了一個很完整的導覽。那次的旅行讓我瞭解到

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嘗試去做才會知道結果。

還有就是對運動醫學有興趣,未必一定要走骨科或復健科,任何科別都有機會幫助運動員。因為在那時筑波大學負責協助球員的是過去的隊員,裡面沒有人是復健科醫師或是骨科醫師,但是他們都用自己的專業在照顧選手,因為運動員也是人,會遇到所有人可能遇到的醫療問題。

2017 年到日本筑波大學參訪


出國階段

出國唸書時驗證了當年自己的想法,體育充滿著無限的可能與力量。打羽球的人沒有人不知道台灣,因為我們有戴資穎,我們有周天成。那時候的我心想,如果我可以為這些選手提供好的醫療照護,他們有機會有更好的運動表現,如此一來也會更有機會讓世界看到台灣。這樣好像就不只是當一個醫生而已,好像真的有機會貢獻些什麼。出國時期也發生了許多有趣的事,再再驗證了

不要放棄任何的可能,勇敢嘗試任何的機會,活也就活一次,能看多少就看多少。

例如:在酒吧唸書遇到英國時尚協會的 CEO 與一個創業家,被請了兩杯酒相談甚歡、在酒吧唸書遇到得獎的英國雜誌編輯,還送了我一本雜誌也蹭到了兩杯酒。

圖左 UCL 時期的校隊 圖右 在酒吧遇到 CEO


住院醫師階段

回到台灣後很幸運的進入復健科,在一次無心的環島之旅下認識了很多人。透過這些貴人的幫助,我們一起成立了協會,嘗試開始構築自己的夢想。在這個階段,我學到的是

做對的事,自然會有志同道合的夥伴加入,做對的事就要繼續堅持。

更加幸運的是在第二年住院醫師時就有機會隨國家隊出去比賽。當贏球時站在選手身後陪同他們向看台的觀眾致謝,遠在幾千公里外的現場響起小時候最不想聽的國旗歌,那種感動真的很強烈,足以抹去所有一切的辛苦。那個當下突然有一種,我好像真的往我想去的地方走。

2021 年女足亞洲杯資格賽教練與醫療團隊


近期又有一次的體悟,回想過去這一段時間的種種,我有努力,但絕對不單純只有努力,我也有一定的資源支持還有很多的運氣。有些時候會覺得我憑什麼?但仔細想想好像很多事情在過去都有鋪陳的痕跡。例如在住院醫師第一年屁股夾緊買了攜帶型超音波,那時候的我根本不知道會在第二年的住院醫師生涯就有機會隨隊,馬上就有攜帶型超音波的需求。辦了一場講座之後,深深愛上了以終為始這句話。

想要成為怎樣的人,要先能在腦海裡勾勒出那個輪廓,並且一步一步的往那個方向走。

我知道我很幸運,那也只能加倍努力來回報這樣的幸運,持續做對的事情,堅持到底。


最後,希望 30 歲的自己可以更加成熟,可以更有影響力,可以幫助更多的人,可以一步一步往理想中的自己前進。謝謝所有到目前為止發生的一切,不論好壞,都是養分。謝謝我的家人、愛我的人、我愛的人還有許多的朋友和貴人,我會繼續努力,未來還請多多指教!

謝謝大家的禮物


Dr. M 我們下次見!

469 views0 comments

CONTACT

歡迎來信詢問任何相關問題

  • facebook
  • linkedin
Yoga Mats
Home: Contact
bottom of page